您好,欢迎来到化工资源网!

2023中国新能源电池展览会,安徽储能技术展,安徽储能展

  2023-02-16 阅读:159

2023长三角(安徽)国际储能展览会暨光储充大会与智慧能源(安徽)博览会&论坛
2023 Yangtze River Delta International Energy Storage Expo&Optical storage and charging conference

时间:2023年04月15日-16日    地点: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

  国家能源局在京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刘亚芳就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情况答记者提问。她表示,国家能源局锚定双碳目标,大力加强新型储能行业宏观引导,促进产业规模快速发展,带动技术创新多元化,为支撑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了宝贵经验。
刘亚芳表示,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持续快速增长的原因之一,在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为储能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机遇。为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加快建设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新型电力系统成为我国能源事业发展的重要任务。风电、光伏发电存在间歇性、随机性、波动性,现有电力系统要接受和消纳大规模高比例波动性强的风电、光伏发电,亟需大力发展各类储能以弥补电力系统灵活性调节能力缺口。
近一年多来,支撑技术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不断完善,为新型储能快速发展奠定了政策基础。刘亚芳介绍,国家能源局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新型储能项目管理规范(暂行)》《关于进一步推动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和调度运用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开发建设全国新型储能大数据平台,初步建立了全国新型储能行业管理体系,统筹推动全国新型储能试点示范,为新型储能技术创新应用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
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和各类市场主体发展建设新型储能积极性高涨,为新型储能快速发展注入了活力。刘亚芳表示,各地加大新型储能发展研究力度,制定专项规划或者在相关能源规划中明确新型储能发展目标,通过开展省级试点示范、制定补贴政策等方式大力推动新型储能发展。能源企业、社会资本等各种投资主体对于新型储能的投资热情高涨,加快了新型储能项目建设和落地进度。全国所有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也均已不同程度开展新型储能发展政策研究。
此外,技术突破和经济性提高,为新型储能快速发展进一步创造了有利条件。刘亚芳还介绍,近年来,国家新型储能技术发展速度不断提升,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和循环寿命大幅提升,安全防控技术和措施不断完善。储能用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较十年前提高了一倍以上,功率密度提升约50%,目前已形成较完备的产业链;液流电池、钠离子电池、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等技术发展迅速。尽管上游原材料价格快速增长,以锂离子电池为主流的储能电池系统成本仍呈下降趋势。新型储能行业整体处于研发示范向商业化初期的过渡阶段,并逐步形成产业化体系。
当前,我国已初步建立新型储能行业管理体系,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增长提速。根据各省级能源主管部门上报的数据,刘亚芳介绍道,截至2022年底,全国已投运新型储能项目装机规模达870万千瓦,平均储能时长约2.1小时,比2021年底增长110%以上。分省域来看,累计装机规模排名前5的省份分别为:山东155万千瓦、宁夏90万千瓦、广东71万千瓦、湖南63万千瓦、内蒙古59万千瓦。新增装机规模排名前5名的省份分别为:宁夏89万千瓦,山东89万千瓦,湖北53万千瓦,湖南50万千瓦,内蒙古33万千瓦。
2023长三角(安徽)国际储能展览会将于2023年4月15-16日在安徽省合肥市滨湖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此次展览会由旨在推动长三角地区储能发展,建设全面可持续的能源系统。
本次展览会将特别邀请国际储能行业知名企业、研究机构和学者,展示先进的储能技术和产品,促进国际合作。届时将有超过600家与会企业,展示面积达到4万平方米。同时,将举办一系列论坛和研讨会,以营造学术交流的空间,促进国际储能技术的发展。此外,展会还将为参与者提供宣传、商务洽谈、技术交流、产品发布等多种服务,为长三角地区的储能发展提供支持,加速安徽省电力市场的改革和发展。
安徽国际储能展览会将给国内外的储能产业带来巨大的机遇,为储能技术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期待能够与更多的企业、研究机构和学者共同探讨储能的发展前景。
安徽国际储能展览会将充分发挥储能领域的引领作用,邀请国内外专家、企业代表和投资机构,共同探讨储能技术、产业发展、绿色投融资模式等话题,为与会者提供交流与合作的平台。本次博览会将举办现场论坛、新品发布会和投资项目洽谈会等一系列活动,为行业内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助力安徽能源储能行业的腾飞。
长三角(安徽)储能展览会愿与您一起为安徽的能源发展贡献力量,共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组委会报名处
北京爱博国际展览有限公司
联系人:吴先生 18600907907   
    QQ/微信:2423551034
    E-mail:2423551034@qq.com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15866686519),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