溴乙酸
分享好友 化工词典首页 频道列表

溴乙酸
CAS号:79-08-3

2022-05-10 02:123290

中文同义词:溴代乙酸;一溴醋酸;一溴乙酸;一溴代乙酸
英文同义词:Acetic acid, bromo-; Acide bromacetique; Bromoethanoic acid; Monobromoacetic acid
物性数据

无色晶体  或无色斜方六面晶体。有强刺激性气味,吸湿性强。
1.性状:无色结晶,易潮解。
2.熔点(℃):49~51
3.沸点(℃):208
4.相对密度(水=1):1.934
5.饱和蒸气压(kPa):0.13(54.7℃)
6.辛醇/水分配系数:0.41
7.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醇、乙醚,溶于丙酮、苯
分子结构数据
1、摩尔折射率:20.61
2、摩尔体积(cm3/mol):69.3
3、等张比容(90.2K):185.6
4、表面张力(dyne/cm):51.3
5、极化率(10-24cm3):8.17
稳定性
1.稳定性:稳定。
2.禁配物:强氧化剂、强碱。
3.避免接触的条件:光照、受热。
4.聚合危害:不聚合。
5.分解产物:溴化氢。
6.易潮解。能进行许多与氯乙酸相类似的化学反应,反应条件都较为温和。接触水或潮湿空气时很易水解生成乙醇酸。
7.遇明火、高热可燃。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学反应。遇潮时对大多数金属有腐蚀性。有害燃烧产物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溴化氢。
8.溴原子易被硫代硫酸根取代。刺激及腐蚀皮肤、眼睛及粘膜,毒性较氯乙酸强。
储存方法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安全信息

注意事项
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该品对粘膜、眼睛和皮肤可产生严重的局部反应;可引起眼和皮肤灼伤。动物中毒表现为胃肠炎、黄疸和肌无力。病理检查见心、肝、肾和肌肉均有明显退行性变。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高浓度环境中,应该佩带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工作服(防腐材料制作)。
手防护:戴橡皮手套。
其它:工作后,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消防措施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溴化氢。
灭火方法:采用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灭火。
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砂土。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小量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也可以将地面洒上苏打灰,然后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酸碱工作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毒理学资料
毒 性:属中等毒类。
急性毒性:LD50 100mg/kg(小鼠经口)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猪经口10至54mg/(kg.天),28至105天内死亡,见明显胃肠炎、黄疸和肌无力,有肝、肌肉和有肾脏变性。
致突变性:DNA操作:小鼠白细胞100mmol/L。
实验室监测方法
液-液萃取气相色谱法《水和废水标准检验法》(20版)

合成方法

1.以醋酸为原料,在吡啶存在下滴加溴 素进行反应制取之。
2.由氯乙酸与氢溴酸反应而得。
3.由羟乙酸与氢溴酸反应而得。

用途

1、溴乙酸是制备ω-溴-2,4-二氯苯乙酮的原料,后者是制备抑霉唑、丙环唑等三唑类杀菌剂的中间体。
2、有机合成中间体。用于农药和医药的生产中。还可生产其酯类。
3、用于有机合成。
4、该品的酯类,可制备β-羟基羧酸、α、β不饱和羧酸。

推荐供应商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