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苯甲酸乙酯
外文名ethyl benzoate
化学式C9H10O2
分子量150.18
CAS登录号93-89-0
EINECS登录号202-284-3
物理性质
相对密度(水=1):1.05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4.34
折光率(n20D):1.5001
爆炸下限%(V/V):1.0
饱和蒸气压(kPa):0.17(44℃)
分子结构数据
1.苯甲酸乙酯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在苛性碱存在下发生水解,生成苯甲酸和乙醇。在封管中加热至305℃,部分发生分解。在电火花下分解生成乙炔、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及少量的甲烷。在氧化钍存在下加热至400℃,生成苯甲酸和乙烯。苯甲酸乙酯与乙醇钠加热到120℃比较稳定。但在160℃时分解成苯甲酸钠和乙醚。苯甲酸乙酯与氯在200℃反应得到苯酰氯及少量乙酰氯。与溴一起加热到170~270℃生成苯甲酸和溴乙烯。与五氯化磷在140℃反应生成氯乙烷和苯甲酰氯。
2.苯甲酸乙酯与氢化铝锂在醚溶液中反应生成苄醇。在氧化铝或氧化钍存在下与氨一起加热约500℃时,生成苄腈和乙烯。在200℃与氨反应生成苯甲酰胺。苯甲酸乙酯能与多种金属盐和氯化锡、三氯化铝、氯化钛、碘化镁、五氯化锑等形成结晶性复合物,这类结晶性的复合物大多数不稳定,在空气中容易分解。
3.苯甲酸乙酯与三氟乙酸分子不仅能形成双分子激基复合物,还可以形成2:1的三分子激基复合物。其形成途径是先形成双分子激基复合物,再与苯甲酸乙酯分子相互作用而成,而不是经过苯甲酸乙酯的二聚体。
4.属微毒类。急性毒性LD50为6500mg/kg(大鼠经口)。
注意事项
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对身体有害。蒸气或烟雾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未见职业中毒的报道。
燃爆危险:该品可燃,具刺激性。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消防措施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在250mL带有分水器的三口瓶中加入24.4g(0.2mo1)苯甲酸、50mL苯、18.4g(0.4mol)乙醇和0.8g硫酸,缓缓加热回流至分水器无水分出来为止。反应物先常压蒸馏回收苯甲酸和剩余的乙醇,然后减压蒸馏,收集101~103℃(2.66kPa)馏分,即得约28g产品。
常用于较重花香型中,尤其是在依兰型中,其他如香石竹、晚香玉等香型香精。亦适用于配制新刈草、香薇等非花香精中。可与岩蔷薇制品共用于革香型香精。也用做食用香料,在鲜果、浆果、坚果香精中均可适用,如香蕉、樱桃、梅子、葡萄等香精以及烟用和酒用香精中。用作纤维素酯、纤维素醚、树脂等的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