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性状:液体。
2. 密度(g/mL,25/4℃):1.07 g/mL
3. 相对蒸汽密度(g/mL,空气=1):未确定
4. 熔点(ºC):未确定
5. 沸点(ºC,常压):280 °C
6. 沸点(ºC,5.2kPa):未确定
7. 折射率:n20/D 1.625
8. 闪点(ºC):-18°C (Hexane)
9. 比旋光度(º):未确定
10. 自燃点或引燃温度(ºC):未确定
11. 蒸气压(110 °C):2 mm Hg
对水是稍微有害的,不要让未稀释或大量的产品接触地下水,水道或者污水系统,若无政府许可,勿将材料排入周围环境。
1.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3
2.氢键供体数量:0
3.氢键受体数量:0
4.可旋转化学键数量:2
5.互变异构体数量:无
6.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0
7.重原子数量:13
8.表面电荷:0
9.复杂度:116
10.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共价键单元数量:1
常温常压下稳定,避免强氧化剂 酸和空气接触。
保持容器密封,储存在阴凉,干燥的地方。
紧急情况概述:暴露在空气中会自燃。造成皮肤刺激。造成严重眼刺激。可引起呼吸道刺激。
GHS危险性类别:
自燃液体 类别 1
皮肤腐蚀 / 刺激 类别 2
严重眼损伤 / 眼刺激 类别 2
特异性靶器官毒性 一次接触 类别 3
警示词:危险
危险性说明:
H250 暴露在空气中会自燃。
H315 造成皮肤刺激。
H319 造成严重眼刺激。
H335 可引起呼吸道刺激。
防范说明:
预防措施:
P210 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禁止吸烟。
P222 不得与空气接触。
P231+P232 在惰性气体中操作。防潮。
P233 保持容器密闭。
P280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 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P264 作业后彻底清洗。
P261 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71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处使用。
事故响应:
P302+P334 如皮肤沾染: 浸入冷水中/用湿绷带包扎。
P370+P378 火灾时: 使用灭火器灭火。
P302+P352 如皮肤沾染: 用水充分清洗。
P332+P313 如发生皮肤刺激: 求医/就诊。
P362+P364 脱掉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 重新使用。
P305+P351+P338 如进入眼睛: 用水小心冲洗几分钟。如戴隐 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 隐形眼镜。继续冲洗。
P337+P313 如仍觉眼刺激: 求医/就诊。
P304+P340 如误吸入: 将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 呼吸舒适体位。
P312 如感觉不适,呼叫解毒中心/医生
安全储存:
P403+P233 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保 持容器密闭。
P405 存放处须加锁。
废弃处置:P501 按当地法规处置内装物/容器。
物理和化学危险:暴露在空气中会自燃。
健康危害:造成皮肤刺激。造成严重眼刺激。可引起呼吸道刺激。
急救:
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晴接触: 分开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立即就医。
食入: 漱口,禁止催吐。立即就医。
对保护施救者的忠告:将患者转移到安全的场所。咨询医生。出示此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给到现场的医生看。
灭火剂:用水雾、干粉、泡沫或二氧化碳灭火剂灭火。避免使用直流水灭火,直流水可能导致可燃性液体的飞溅,使火势扩散。
灭火注意事项及防护措施:消防人员须佩戴携气式呼吸器,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发出声音,必须马上撤离。隔离事故现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收容和处理消防水,防止污染环境。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携气式呼吸器,穿防静电服,戴橡胶耐油手套。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尽可能切断泄漏源。消除所有点火源。根据液体流动、蒸汽或粉尘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
环境保护措施:收容泄漏物,避免污染环境。防止泄漏物进入下水道、地表水和地下水。
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
小量泄漏:尽可能将泄漏液体收集在可密闭的容器中。用沙土、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并转移至安全场所。禁止冲入下水道。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封闭排水管道。用泡沫覆盖,抑制蒸发。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操作注意事项:操作人员应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操作处置应在具备局部通风或全面通风换气设施的场所进行。避免眼和皮肤的接触,避免吸入蒸汽。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如需罐装,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避免与氧化剂等禁配物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使用后洗手,禁止在工作场所进饮食。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库温不宜超过37°C。应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保持容器密封。远离火种、热源。库房必须安装避雷设备。排风系统应设有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由氯化二苯基膦与四氢铝锂反应制得。是制备有机磷化合物的中间体及常用膦配体。
上游原料
乙酸乙酯-->四氢呋喃-->正己烷-->氢化铝锂-->三苯基膦-->锂-->二苯基氯化膦
下游产品
1,4-双(二苯基膦)丁烷-->1,2-双(二苯基膦)乙烷-->1,3-双(二苯基膦)丙烷-->二苯基-2-吡啶膦-->1,1'-联萘-2,2'-双二苯膦-->R-(+)-1,1'-联萘-2,2'-双二苯膦-->甲基磺酰甲胺-->1,3-双(二苯基膦丙烷)二氯化镍-->1,2-双(二苯基膦)乙烷氯化镍-->双二苯基膦甲烷-->2,2′-双(双苯基膦)-1,1′-双萘基铑络合物
通过烷基化反应制备二苯基烷基膦化合物;与甲基锂反应制备锂盐;用叔丁基醇钾原位制备钾盐;制备二苯基磷氧。